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八八战略”领航定向 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

2023-07-23 20:32 来源:甬派客户端  

甬派客户端记者 何峰 俞永均 殷聪 单玉紫枫

时光,刻录历史的坐标,也记录历史演进的轨迹。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擘画实施了引领浙江改革发展的总纲领总方略——“八八战略”。领航定向,“八八战略”如“指南针”,指引着宁波在东海之滨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蝶变画卷。

20年来,宁波始终沿着“八八战略”奋勇前进,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一贯到底,“八八战略”擘画的蓝图在东海之滨逐渐变成现实,宁波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453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5704亿元,稳居全国城市第12位;2022年,货物贸易出口占全国比重3.43%、居全国城市第五位,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三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348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69……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说,宁波将牢记嘱托,秉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的坚定信念,锚定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远大追求,提振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干事魄力,更好地运用“八八战略”的系统论优势论,指引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交出不辜负总书记关怀厚爱的高分答卷,让科学理论在宁波彰显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大开放  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交融发展

6月14日下午,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号在梅山码头缓缓靠上“达飞联合”轮。20个小时后,约94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被加注到“达飞联合”轮,标志着浙江自贸试验区首单保税液化天然气海上船对船加注业务落地。

这是港口最大资源和开放最大优势交融发展的生动写照。

2002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宁波调研时指出,如果说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那么,开放应当是宁波最大的优势。20年来,宁波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改革、带动大发展,对外开放的布局、质量、效益、水平不断提升。

港通天下。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从2002年的1.5亿吨跃升到2022年的1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从2002年的186万标准箱跃升到2022年的3335万标箱,加速迈向世界一流强港。



敢为天下先,锻造大平台,开放型经济拔节生长。2022年,宁波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12671亿元,是2002年的15倍;网购保税进口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建设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11项国家级改革试点顺利落地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一个个点的突破,聚火成炬、集光成芒,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建设加速推进。

全力畅通开放大通道,全面提升枢纽能级。2022年12月28日,空铁一体宁波枢纽三大先导工程同时开工,这是宁波推进空铁一体、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更好融入国家大交通网络体系的重大枢纽工程;2023年1月15日,通苏嘉甬高速铁路首根桩基在前湾新区开钻,项目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建成后将实现宁波至苏州、上海等长三角重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宁波至北京“5小时交通圈”。



在此基础上,宁波还加快推进金甬铁路、甬舟铁路、杭甬高速复线等建设,促进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四港联动”,以“新的一跃”,争当“地瓜经济”提能升级排头兵,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强产业  实体经济崛起蹚出“宁波路径”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宁波一次次按下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快进键”。如今,宁波工业总产值已突破2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

宁波的制造业发展不仅表现在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质的跃升上,一条实体经济崛起的“宁波路径”清晰可见。

在宁波博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直径只有头发丝1/6的切割丝,却是手表、飞机发动机等精密设备加工的关键部件。博德高科在一根金属丝上做出了10余项专利,占领了国内切割丝高端市场70%的份额。

始于专注,更敢于瞄准前沿技术、关键领域持续创新。正是这样的一个个“单项冠军”,为中国的化工、汽车、家电、纺织等产业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成为中国制造不惧风雨、向上攀登的中坚力量。



2022年,宁波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0家,占全省新增量的50%,累计83家,总量排名稳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1家,累计达283家,居全国城市第4位。

百尺竿头,宁波将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最核心位置,为企业创新研发、引育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定制化服务,全域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以世界一流标准建设甬江科创区,为打造一流城市提供硬核支撑和强劲驱动!2月2日,甬江科创区管委会揭牌。甬江科创区定位为立足宁波、服务区域、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肩负着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锻造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打造新时代人才高地、彰显大都市窗口魅力的重大使命。

引进培育甬江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科创机构,推动开展数字孪生、海洋材料等未来产业研究,宁波持续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以一座城市的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

青年人才来甬落脚,给予购房补贴、生活安居补助等;专家人才在宁波用一分钱享受公交地铁、景区游览、健身场馆等服务……近年来,宁波全面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构筑高水平人才首选地、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奔“甬”而来,每月新增1000余名高层次人才,7年培育7家上市人才企业……人才纷纷踏春而来,跨过山川大海,选择宁波作为“梦开始的地方”,逐梦甬城留下“最美记忆”。

大变革  以先行者姿态用好“关键一招”

改革是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

20年来,宁波始终坚持“吃改革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聚焦现代市场体系、城乡协调、涉外经济、民生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全面推进放管服、要素配置、科技创新、国资国企、数字化等改革,探索形成了一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极大改善了营商环境,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在宁波办事很科幻!”

最近,大学生小陈来到宁波市行政服务中心出入境窗口申领港澳通行证,到了窗口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落在学校了。工作人员通过刷脸验证了小陈的个人身份信息,他顺利申领了港澳通行证。



在宁波,“刷脸办事”已成为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效能。

改革步入深水区,宁波大胆先行先试,一个个“宁波样板”走向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甬易办”惠企惠民政务服务平台、“新居民一件事”改革等首创性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等50多个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在宁波先行先试;象山“村民说事”写入《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宁海小微权力36条写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宁波首创的“移动微法院”全国推广,宁波创新推出的“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和信用修复机制”写入最高法院工作报告,全国首家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有诉必应、高效便捷”,基层治理“141”体系全面构建……

改革无止境,创新无穷期。当前,宁波正加快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的全方位变革,把数字经济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强劲动能。

20年来,宁波还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富民、惠民、安民、乐民上下功夫,不断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0年来,美丽宁波的大画卷徐徐展开。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千万工程”扮靓广袤农村。全国唯一的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深入推进,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及村庄的整治与生态修复、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一并“打包”,同步开展系统性、集成式整治,加速构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空间新格局。

精神文明量质齐升。一批重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全覆盖,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荣膺“奥运冠军之城”。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更有温度,“浙里甬有”的幸福生活更加普及普惠,基本形成全域一体、城乡融合的协同共富格局,老百姓获得感不断提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将勇扛使命奋力争先进位,开启践行“八八战略”新征程,以“争创市域样板、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的实际行动,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示范先行、多作贡献。



93

甬派客户端记者 何峰 俞永均 殷聪 单玉紫枫

时光,刻录历史的坐标,也记录历史演进的轨迹。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擘画实施了引领浙江改革发展的总纲领总方略——“八八战略”。领航定向,“八八战略”如“指南针”,指引着宁波在东海之滨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蝶变画卷。

20年来,宁波始终沿着“八八战略”奋勇前进,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一贯到底,“八八战略”擘画的蓝图在东海之滨逐渐变成现实,宁波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453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5704亿元,稳居全国城市第12位;2022年,货物贸易出口占全国比重3.43%、居全国城市第五位,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三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348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69……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说,宁波将牢记嘱托,秉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的坚定信念,锚定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远大追求,提振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干事魄力,更好地运用“八八战略”的系统论优势论,指引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交出不辜负总书记关怀厚爱的高分答卷,让科学理论在宁波彰显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大开放  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交融发展

6月14日下午,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号在梅山码头缓缓靠上“达飞联合”轮。20个小时后,约94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被加注到“达飞联合”轮,标志着浙江自贸试验区首单保税液化天然气海上船对船加注业务落地。

这是港口最大资源和开放最大优势交融发展的生动写照。

2002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宁波调研时指出,如果说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那么,开放应当是宁波最大的优势。20年来,宁波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改革、带动大发展,对外开放的布局、质量、效益、水平不断提升。

港通天下。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从2002年的1.5亿吨跃升到2022年的1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从2002年的186万标准箱跃升到2022年的3335万标箱,加速迈向世界一流强港。



敢为天下先,锻造大平台,开放型经济拔节生长。2022年,宁波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12671亿元,是2002年的15倍;网购保税进口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建设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11项国家级改革试点顺利落地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一个个点的突破,聚火成炬、集光成芒,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建设加速推进。

全力畅通开放大通道,全面提升枢纽能级。2022年12月28日,空铁一体宁波枢纽三大先导工程同时开工,这是宁波推进空铁一体、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更好融入国家大交通网络体系的重大枢纽工程;2023年1月15日,通苏嘉甬高速铁路首根桩基在前湾新区开钻,项目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建成后将实现宁波至苏州、上海等长三角重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宁波至北京“5小时交通圈”。



在此基础上,宁波还加快推进金甬铁路、甬舟铁路、杭甬高速复线等建设,促进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四港联动”,以“新的一跃”,争当“地瓜经济”提能升级排头兵,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强产业  实体经济崛起蹚出“宁波路径”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宁波一次次按下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快进键”。如今,宁波工业总产值已突破2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

宁波的制造业发展不仅表现在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质的跃升上,一条实体经济崛起的“宁波路径”清晰可见。

在宁波博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直径只有头发丝1/6的切割丝,却是手表、飞机发动机等精密设备加工的关键部件。博德高科在一根金属丝上做出了10余项专利,占领了国内切割丝高端市场70%的份额。

始于专注,更敢于瞄准前沿技术、关键领域持续创新。正是这样的一个个“单项冠军”,为中国的化工、汽车、家电、纺织等产业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成为中国制造不惧风雨、向上攀登的中坚力量。



2022年,宁波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0家,占全省新增量的50%,累计83家,总量排名稳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1家,累计达283家,居全国城市第4位。

百尺竿头,宁波将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最核心位置,为企业创新研发、引育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定制化服务,全域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以世界一流标准建设甬江科创区,为打造一流城市提供硬核支撑和强劲驱动!2月2日,甬江科创区管委会揭牌。甬江科创区定位为立足宁波、服务区域、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肩负着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锻造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打造新时代人才高地、彰显大都市窗口魅力的重大使命。

引进培育甬江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科创机构,推动开展数字孪生、海洋材料等未来产业研究,宁波持续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以一座城市的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

青年人才来甬落脚,给予购房补贴、生活安居补助等;专家人才在宁波用一分钱享受公交地铁、景区游览、健身场馆等服务……近年来,宁波全面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构筑高水平人才首选地、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奔“甬”而来,每月新增1000余名高层次人才,7年培育7家上市人才企业……人才纷纷踏春而来,跨过山川大海,选择宁波作为“梦开始的地方”,逐梦甬城留下“最美记忆”。

大变革  以先行者姿态用好“关键一招”

改革是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

20年来,宁波始终坚持“吃改革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聚焦现代市场体系、城乡协调、涉外经济、民生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全面推进放管服、要素配置、科技创新、国资国企、数字化等改革,探索形成了一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极大改善了营商环境,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在宁波办事很科幻!”

最近,大学生小陈来到宁波市行政服务中心出入境窗口申领港澳通行证,到了窗口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落在学校了。工作人员通过刷脸验证了小陈的个人身份信息,他顺利申领了港澳通行证。



在宁波,“刷脸办事”已成为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效能。

改革步入深水区,宁波大胆先行先试,一个个“宁波样板”走向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甬易办”惠企惠民政务服务平台、“新居民一件事”改革等首创性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等50多个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在宁波先行先试;象山“村民说事”写入《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宁海小微权力36条写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宁波首创的“移动微法院”全国推广,宁波创新推出的“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和信用修复机制”写入最高法院工作报告,全国首家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有诉必应、高效便捷”,基层治理“141”体系全面构建……

改革无止境,创新无穷期。当前,宁波正加快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的全方位变革,把数字经济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强劲动能。

20年来,宁波还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富民、惠民、安民、乐民上下功夫,不断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0年来,美丽宁波的大画卷徐徐展开。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千万工程”扮靓广袤农村。全国唯一的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深入推进,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及村庄的整治与生态修复、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一并“打包”,同步开展系统性、集成式整治,加速构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空间新格局。

精神文明量质齐升。一批重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全覆盖,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荣膺“奥运冠军之城”。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更有温度,“浙里甬有”的幸福生活更加普及普惠,基本形成全域一体、城乡融合的协同共富格局,老百姓获得感不断提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将勇扛使命奋力争先进位,开启践行“八八战略”新征程,以“争创市域样板、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的实际行动,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示范先行、多作贡献。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