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版图上,一线淮河二分南北,京沪铁路纵贯上下,其交汇之处便是被誉为“淮上明珠”的城市——蚌埠。
蚌埠建市于1947年,经过日新月异的发展,已成为江淮大地上生机勃勃的城市。同时,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也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蚌埠地区拥有璀璨的古代文明,留下了众多让后世传颂的故事。
西尤的旧石器划破了淮河流域的蒙昧,双墩刻划符号氤氲着中华文字的曙光。沱河侧畔,史前城址历经千载风霜;涂山脚下,禹合诸侯共襄万国盛会。古墓恢弘,补钟离佚史;霸王末路,奏垓下悲歌。曹魏同孙吴对峙,南梁与北魏交兵。涡口的水流回荡着宋金冲突的战鼓,淮河的波浪激荡起元末义军的怒号。清朝末年,怀远、灵璧、凤阳三县交界置三县司,蚌埠城市的雏形呼之欲出。
民国伊始,津浦铁路横亘淮河穿过蚌埠,列车呼啸代替了犬吠鸡鸣。淮海蹀血,剑指江南,“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呐喊仍旧在孙家圩子的天空中回响。
开埠百余年,这座城市走过了很多辉煌……
今年4月中旬以来,因热播剧《长月烬明》,蚌埠成为八方游客的打卡地,然而,蚌埠除了有出圈的美景美食和温暖蓬勃的城市精气神外,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为了让广大网友进一步了解蚌埠,探索蚌埠,蚌埠发布客户端特别策划推出“溯源蚌埠”系列,让我们一同溯源,去探寻来自蚌埠这片热土的前世今生。
该策划已推出十期,分别为:
第一期:详情可戳→
第二期:详情可戳→
第三期:详情可戳→
第四期:详情可戳→
第五期:详情可戳→
第六期:详情可戳→
第七期:详情可戳→
第八期:详情可戳→
第九期:详情可戳→
第十期:详情可戳→
今天,推出第十一期:明代的蚌埠地区
明代的蚌埠地区
明代蚌埠地区属凤阳府管辖。而凤阳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龙兴之地”。明初,太祖朱元璋为在凤阳营建中都城,于今蚌埠市东郊置中都八卫之一的长淮卫,并采取一系列迁民造乡的措施,活跃了江淮经济,加速了当时社会的恢复和发展。现今蚌埠境内依然留有汤和墓、十王四妃墓、李国公墓、吴氏家族墓等众多的明代历史遗存。
明朝中后期,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蚌埠地区再次陷入战争的旋涡之中,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河南师尚照率部火烧固镇,攻克五河;闯王李自成火烧凤阳,三陷怀远城。农民起义加之南明福王政权与清军的争战,给本地的经济、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长淮古镇卫皇都
长淮卫,旧名“粉团洲”,位于今蚌埠市东郊。洪武初年,朱元璋为应对北方威胁,拱卫应天府(今南京)及江南地区,设立中都留守司,行大都督府职责以筹防务,下辖八卫一所,长淮卫即为其中之一,设立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
长淮古镇卫皇都布局图
长淮古街现状
长淮古街局部
长淮古街局部
移民造乡振经济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伊始,于家乡凤阳营建中都,开始对江淮地区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移民。据《中国移民史》推算:洪武年间凤阳府接受移民总数近48.8万人,其中民籍移民30万人,军籍移民18.8万人,共占其时人口总数近80%。这一举措加速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多元交流。在今蚌埠市与凤阳县交界处,分布着典型的明代移民生活遗址,诉说着当年的那段离别与新生。
洪武时期京师地区移民的迁入与分布
蚌埠地区明代历史遗存
明代蚌埠地区受龙兴之地的辐射与影响,这一时期的历史遗迹亦多与朱元璋或明初开国元勋相关,其中主要有十王四妃墓、汤和墓、常氏三王墓等,其中尤以汤和墓的保存最为完整,出土文物数量最为丰富。
汤和墓
汤和墓位于今蚌埠市龙子湖区曹山南麓,是一处依山而建的长方形砖石结构的多室墓,由墓志可知,墓主为明朝开国元勋汤和。该墓墓室由前室、后室和一侧室构成,前有斜坡状土墓道。墓前有一神道,两侧共有石马两匹,侧立牵马士,跪羊一对,坐狮一对,文臣两人,护卫甲士两人;在神道的最南端,立有一座高为6.35米的神道碑。
1973年,因修建龙子湖公路,路基经过该处,蚌埠市博物馆遂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通过考古发掘该墓出土有陶瓷器、铜器、金银器、玉器等遗物70余件。2013年5月该墓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汤和墓墓内场景
汤和其人
汤和,字鼎臣。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生于凤阳东乡东湖村,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名将、明朝著名开国将领,抗倭先驱。
元末红巾军起义,汤和率壮士十余人投军,并召挚友朱元璋入伍。后辅佐朱元璋,南征北战,东讨西伐,为推翻元朝,统一全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先后受封为中山候、信国公。
“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瑾。” 明洪武中期,倭寇频犯东部沿海,汤和临危受命,多次赴沿海前线视察,部署抗倭任务。洪武十九至二十年间(公元1386-1387年),他坐镇浙江以“四丁抽一”的原则,在当地征兵五万八千余名,连同所率部队,组成强有力的边防卫所军,并督建以59座卫所要塞城为骨干的沿海防线,予倭寇以沉重打击。其所筑军事设施坚固耐久,使当地军民在长期抗倭战争中得以戍边保境,克敌制胜,后人追思其德,立庙以祀,奉为民族英雄。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汤和病逝于凤阳府邸,终年七十,追封东瓯王,谥号襄武,安葬于曹山(今蚌埠市东郊)。
汤和画像
汤和所建抗倭设施
汤和墓出土文物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 蚌埠市博物馆藏
荷叶形瓷盖罐 蚌埠市博物馆藏
葵花形铜镜 蚌埠市博物馆藏
弦纹铜镜 蚌埠市博物馆藏
日铭银碟 蚌埠市博物馆藏
月铭银碟 蚌埠市博物馆
银锅灶 蚌埠市博物馆藏
银锁 蚌埠市博物馆藏
银碟 蚌埠市博物馆藏
其他明代历史遗存
十王四妃墓
十王四妃墓,俗称“花子坟”,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镇卫东村东侧,墓地面积2.1万平方米。明太祖登基后,追封已故亲戚为王、妃,并将其归葬一处。后因淮水多次泛滥,墓园现已淤入地下。
十王四妃墓现状
驸马黄琛墓
驸马黄琛之墓,也称“驸马坟”,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镇卫东村东100米处,即十王四妃墓西南侧,墓地面积100平方米。黄琛本名宝,武昌(今鄂州市)人,明初将领。初始为朱元璋帐前参随舍人,升兵马副指挥。朱元璋爱其谨厚,以侄女配其为妻,后积功至龙江翼守御千户。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册封其侄女、蒙城王女为庆阳公主,黄琛为驸马都尉,升淮安卫指挥使,子孙世代沿袭。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又将黄琛调到安徽凤阳,为他看管祖坟。
驸马黄琛墓旧址
化明塘严氏墓
化明塘严氏墓,俗称“严小姐墓”、“一品夫人墓”,位于今蚌埠市五河县城东南小溪镇化明塘村东南500米处,占地约1500平方米,是明代一品规格葬制的墓葬,该墓主人严小姐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未婚而卒的夫人。2013年5月该墓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化明塘严氏墓
常氏三王墓
常氏三王墓,位于今蚌埠市怀远县常坟镇常坟行政村东的遇春园。墓主为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的曾祖父母、祖父母及父母。常遇春在北征元帝凯旋途中病逝后,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及其上三代皆为开平王,故该墓按王陵规格修建,称为“三王墓”。
常式三王墓
吴氏家族墓
吴良(公元1324—1381年),安徽定远人,原名国兴,明开国元勋之一,死后赐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中军都督,谥襄烈,追封江国公。
吴氏家族墓,位于今蚌埠市淮上区吴小街镇吴大台村北约300米处,是吴良及其族人的家族墓地。墓群分布面积约1.4万平方米,主要由50多座吴氏族人墓葬组成,自明初吴良至今未有断缺。
吴良墓碑
吴氏家族墓
李国公墓
李国公墓,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李楼乡郭家湾村西约100米,据传墓主为明代国公李孟雄,该墓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墓地整体坐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现仅存有文臣像、神道碑及其碑座。
李国公墓
栖岩寺
栖岩寺位于今蚌埠市东郊锥子山,始建于汉代。因其佛殿、僧堂、经阁均以白色石块建在山岩之上,故称栖岩寺。因后屡经战火,庙宇等几被毁坏殆尽。明初,太祖朱元璋下令重修栖岩寺,并升其为龙兴寺下院,从此香火兴旺,成为一方名刹。
栖岩寺石屋 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栖岩寺石屋局部
明初,受到龙兴之地以及营建中都城的影响,蚌埠地区的社会经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发展。随着历史车轮的向前不止,经历明朝二百余年的文化沉淀,蚌埠即将走进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
来源:蚌埠日报社
文图资料提供: 蚌埠市博物馆
策划: 朱素贤 资料整理: 贾铁成
编辑:徐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