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溯源蚌埠②文明肇始——双墩文化

2023-05-14 19:05 蚌埠发布客户端  



在中国的版图上,一线淮河二分南北,京沪铁路纵贯上下,其交汇之处便是被誉为“淮上明珠”的城市——蚌埠。

蚌埠建市于1947年,经过日新月异的发展,已成为江淮大地上生机勃勃的城市。同时,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也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蚌埠地区拥有璀璨的古代文明,留下了众多让后世传颂的故事。

西尤的旧石器划破了淮河流域的蒙昧,双墩刻划符号氤氲着中华文字的曙光。沱河侧畔,史前城址历经千载风霜;涂山脚下,禹合诸侯共襄万国盛会。古墓恢弘,补钟离佚史;霸王末路,奏垓下悲歌。曹魏同孙吴对峙,南梁与北魏交兵。涡口的水流回荡着宋金冲突的战鼓,淮河的波浪激荡起元末义军的怒号。清朝末年,怀远、灵璧、凤阳三县交界置三县司,蚌埠城市的雏形呼之欲出。

民国伊始,津浦铁路横亘淮河穿过蚌埠,列车呼啸代替了犬吠鸡鸣。淮海蹀血,剑指江南,“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呐喊仍旧在孙家圩子的天空中回响。

开埠百余年,这座城市走过了很多辉煌……

今年4月中旬以来,因热播剧《长月烬明》,蚌埠成为八方游客的打卡地,然而,蚌埠除了有出圈的美景美食和温暖蓬勃的城市精气神外,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为了让广大网友进一步了解蚌埠,探索蚌埠,蚌埠发布客户端特别策划推出“溯源蚌埠”系列,让我们一同溯源,去探寻来自蚌埠这片热土的前世今生。

今天推出第二期,文明肇始——双墩文化


▲双墩遗址石碑雕塑


发现双墩

淮河,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列为“四渎”。由于地处黄河和长江之间过渡地带,淮河流域文明进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黄河、长江文明的冲击和影响。近些年,随着淮河流域考古工作的深入,双墩遗址、侯家寨遗址、龙虬庄遗址等文化遗址不断涌现,表明淮河流域早期文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独立性,在中国文明起源进程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双墩遗址区位图

双墩遗址,位于我市淮上区双墩村北的台地上,南距准河约5公里,遗址中心面积约1.2万平方米。1985年,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1986年,市博物馆组织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包括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等重要文物;1991年至199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馆联合组织两次发掘;2014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

▲1991年双墩遗址发掘现场


经碳十四测定,双墩遗址距今73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经过多年考古发掘,该遗址不仅出土了数量丰富、种类多样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等具有自身文化面貌的遗物,还发现了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以及650余件刻划符号,既填补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空白,更证明了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而蚌埠则是淮畔早期文明曙光之地。



族群印记

▲双墩遗址先民生活复原雕塑


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正值全新世大西洋气候期。淮河北岸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地势平坦、气候湿润,丘陵、森林、灌丛、河流相交错,池沼密布。适宜的生态环境栖居着虎、豹、鹿等哺乳动物和蚌、螺等软体动物及大量鱼类,也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便利的自然条件,也进一步促使蚌埠早期文明的出现。
双墩先民是生活在蚌埠的古老族群。7300年前,他们定居于淮河之畔,在此渔猎采集、刻划记事、繁衍生息,创造了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双墩文化,并由此成为蚌埠早期文明的源头。

虽然新石器时代史前先民形象的考古资料不多,但双墩遗址出土了2件陶塑人头像和2件陶器人面刻划符号,成为珍贵的史前人物形象资料,揭开了双墩先民的神秘面纱。其中,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更是典型的代表性文物。

▲人面刻划符号


▲人面陶塑


▲人面刻划符号


▲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



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面部写实,五官端正,是古人“雕题”“纹面”习俗的最早的实证。该件人头像在额头正中刻有两个同心圆是为“雕题”,体现了对太阳的崇拜,脸颊两侧各纹的五个对称的“纹面”戳刺点表达着先民对自身或者族群的理想与诉求。稚拙可爱的神情,丰满生动的形象,珍贵的考古价值,让该人像成为蚌埠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雕题和纹面示意图


先民生活


▲双墩先民生活复原图

7300年前的双墩地区,温暖湿润、植被茂盛、水网交错,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吸引双墩先民在此定居繁衍,也留下了大量的生活痕迹。
双墩遗址出土大量的动物骨骼和贝类螺类,包括水生软体动物、鱼类、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50余种生物,研究表明,这些动物骨骼主要来源于双墩人的狩猎、捕捞和饲养的经济活动,陆生动物包括梅花鹿、四不像鹿、獐、麝、水牛、猪、狗獾、狐、虎、豹,丹顶鹤、蓑衣鹤、白鹮等,水生动物除各种螺类、蚌类外,还有青鱼、草鱼、胡子鲶、龟、鳖、扬子鳄等,说明当时渔猎经济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双墩遗址出土动物骨骼

▲双墩遗址出土动物骨骼

▲双墩遗址出土动物骨骼

良好的生存环境,丰富和充足的食物资源,为双墩先民稳定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也让他们在食器的制作上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遗址出土的食器类型多样,功能齐备,有釜、甑、支架、灶框、鼎、罐、碗、盆、钵、豆,还包括炊煮器、蒸煮器、盛食器,基本生活用具一应俱全。


▲盆形陶釜(炊煮器)


▲陶鼎(炊煮器)

▲盆形陶甑(蒸煮器)


▲红陶盆


▲兽首形四足盘


▲陶四流器


▲“且”陶支架使用方法复原示意


除此之外,为了在简陋的环境下生息繁衍,双墩先民也积累了丰富的生存经验,利用双手因材施工,制作出种类丰富、功能多样的工具,材质上可以分为石质、陶质、骨角质、蚌质;功能上则涵盖生产、加工、渔猎、采集等,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为研究双墩先民生产力水平、内部分工、原始手工业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石斧

▲陶纺轮(纺织工具)


▲陶网坠(捕鱼工具)

▲骨针

▲鹿角勾形器


文字起源

▲双墩遗址出土代表性刻划符号


从简单的刻划符号到发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刻划符号多达650余件,这些符号多发现刻在碗底圈足内,少数刻在豆喇叭座内及其它器物的不同部位。符号可分为象形类、几何类和其它类三种形态,内容包括山川、河流、太阳、动物、植物、房屋等写实类刻划;渔猎、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等生产和生活类刻划;记事、记数等几何类刻划,涉及双墩人的衣食住行、天文历法、宗教信仰等,几乎涵盖了生产、生活、精神方面全部内容,是双墩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阳形刻划符号

▲网格形刻划符号


▲四叶草形刻划符号


▲猪形刻划符号


▲鱼形刻划符号


▲干栏式建筑形刻划符号


2009年10月,中国文字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报社、安徽大学、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在蚌埠共同主办“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双墩刻划符号时代早、数量多、内容丰富,具有象形和表意记事功能,与国内外同期刻划符号相比有明显的规律性和自身特征,为探索解读新石器时代刻划符号提供了重要方法和理念,是汉字的源头之一。


▲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

多次考古发掘,双墩遗址出土了大量文化遗物,而通过整理研究,遗址出土的器物群与定远侯家寨遗址下层相同,具有很强的自身文化特征,被称为“双墩文化”,而随着后续文化遗址的相继被发现,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俨然淮河流域最具特征,影响力最强的新石器早中期考古学文化。


▲双墩文化遗址分布图


为了更好地保护双墩遗址,蚌埠市启动了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公园规划面积约98.61公顷(1479.15亩),区域内包含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双墩春秋墓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后,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具备科研、教育、旅游等功能,成为在考古遗址和文物保护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文化空间。


▲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图


▲建设中的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陈昂摄


▲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陈昂摄


双墩遗址考古大事记:

★1985年,蚌埠市博物馆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

★1986年,蚌埠市博物馆组织抢救性发掘,发现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等重要文物。

★1991年、199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蚌埠市博物馆联合组织两次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和600余件陶器刻划符号。


▲1991年双墩遗址发掘工作照



★1998年,被蚌埠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中国先秦史学会、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在蚌埠共同主办“蚌埠双墩遗址及双墩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提出了“双墩文化”的命名。


▲蚌埠双墩遗址及双墩文化学术研讨会


★200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蚌埠市博物馆联合发表《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200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蚌埠市博物馆联合编著的《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出版。



★2009年,中国文字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报社、安徽大学、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在蚌埠共同主办“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双墩刻划符号是汉字源头之一。


▲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墩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


★2014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

★2017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蚌埠市人民政府在蚌埠共同主办“双墩遗址与淮河流域古代文明进程研讨会”。


▲双墩遗址与淮河流域古代文明进程研讨会


★2017年11月,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国家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蚌埠市人民政府主办,蚌埠市委宣传部、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淮河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承办的“淮河古代文明研究——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史前雕塑学术研讨会”在蚌埠召开。


▲淮河古代文明研究——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史前雕塑学术研讨会


★2021年,双墩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下期预告

融通河淮——大汶口文化遗址


来源: 蚌埠日报社

文图资料提供: 蚌埠市博物馆、蚌埠双墩遗址(含双墩春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

策划: 朱素贤

资料整理: 贾铁成

编辑: 徐捷

文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85



在中国的版图上,一线淮河二分南北,京沪铁路纵贯上下,其交汇之处便是被誉为“淮上明珠”的城市——蚌埠。

蚌埠建市于1947年,经过日新月异的发展,已成为江淮大地上生机勃勃的城市。同时,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也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蚌埠地区拥有璀璨的古代文明,留下了众多让后世传颂的故事。

西尤的旧石器划破了淮河流域的蒙昧,双墩刻划符号氤氲着中华文字的曙光。沱河侧畔,史前城址历经千载风霜;涂山脚下,禹合诸侯共襄万国盛会。古墓恢弘,补钟离佚史;霸王末路,奏垓下悲歌。曹魏同孙吴对峙,南梁与北魏交兵。涡口的水流回荡着宋金冲突的战鼓,淮河的波浪激荡起元末义军的怒号。清朝末年,怀远、灵璧、凤阳三县交界置三县司,蚌埠城市的雏形呼之欲出。

民国伊始,津浦铁路横亘淮河穿过蚌埠,列车呼啸代替了犬吠鸡鸣。淮海蹀血,剑指江南,“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呐喊仍旧在孙家圩子的天空中回响。

开埠百余年,这座城市走过了很多辉煌……

今年4月中旬以来,因热播剧《长月烬明》,蚌埠成为八方游客的打卡地,然而,蚌埠除了有出圈的美景美食和温暖蓬勃的城市精气神外,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为了让广大网友进一步了解蚌埠,探索蚌埠,蚌埠发布客户端特别策划推出“溯源蚌埠”系列,让我们一同溯源,去探寻来自蚌埠这片热土的前世今生。

今天推出第二期,文明肇始——双墩文化


▲双墩遗址石碑雕塑


发现双墩

淮河,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列为“四渎”。由于地处黄河和长江之间过渡地带,淮河流域文明进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黄河、长江文明的冲击和影响。近些年,随着淮河流域考古工作的深入,双墩遗址、侯家寨遗址、龙虬庄遗址等文化遗址不断涌现,表明淮河流域早期文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独立性,在中国文明起源进程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双墩遗址区位图

双墩遗址,位于我市淮上区双墩村北的台地上,南距准河约5公里,遗址中心面积约1.2万平方米。1985年,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1986年,市博物馆组织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包括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等重要文物;1991年至199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馆联合组织两次发掘;2014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

▲1991年双墩遗址发掘现场


经碳十四测定,双墩遗址距今730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经过多年考古发掘,该遗址不仅出土了数量丰富、种类多样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等具有自身文化面貌的遗物,还发现了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以及650余件刻划符号,既填补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空白,更证明了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而蚌埠则是淮畔早期文明曙光之地。



族群印记

▲双墩遗址先民生活复原雕塑


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正值全新世大西洋气候期。淮河北岸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地势平坦、气候湿润,丘陵、森林、灌丛、河流相交错,池沼密布。适宜的生态环境栖居着虎、豹、鹿等哺乳动物和蚌、螺等软体动物及大量鱼类,也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便利的自然条件,也进一步促使蚌埠早期文明的出现。
双墩先民是生活在蚌埠的古老族群。7300年前,他们定居于淮河之畔,在此渔猎采集、刻划记事、繁衍生息,创造了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双墩文化,并由此成为蚌埠早期文明的源头。

虽然新石器时代史前先民形象的考古资料不多,但双墩遗址出土了2件陶塑人头像和2件陶器人面刻划符号,成为珍贵的史前人物形象资料,揭开了双墩先民的神秘面纱。其中,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更是典型的代表性文物。

▲人面刻划符号


▲人面陶塑


▲人面刻划符号


▲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



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面部写实,五官端正,是古人“雕题”“纹面”习俗的最早的实证。该件人头像在额头正中刻有两个同心圆是为“雕题”,体现了对太阳的崇拜,脸颊两侧各纹的五个对称的“纹面”戳刺点表达着先民对自身或者族群的理想与诉求。稚拙可爱的神情,丰满生动的形象,珍贵的考古价值,让该人像成为蚌埠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雕题和纹面示意图


先民生活


▲双墩先民生活复原图

7300年前的双墩地区,温暖湿润、植被茂盛、水网交错,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吸引双墩先民在此定居繁衍,也留下了大量的生活痕迹。
双墩遗址出土大量的动物骨骼和贝类螺类,包括水生软体动物、鱼类、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50余种生物,研究表明,这些动物骨骼主要来源于双墩人的狩猎、捕捞和饲养的经济活动,陆生动物包括梅花鹿、四不像鹿、獐、麝、水牛、猪、狗獾、狐、虎、豹,丹顶鹤、蓑衣鹤、白鹮等,水生动物除各种螺类、蚌类外,还有青鱼、草鱼、胡子鲶、龟、鳖、扬子鳄等,说明当时渔猎经济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双墩遗址出土动物骨骼

▲双墩遗址出土动物骨骼

▲双墩遗址出土动物骨骼

良好的生存环境,丰富和充足的食物资源,为双墩先民稳定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也让他们在食器的制作上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遗址出土的食器类型多样,功能齐备,有釜、甑、支架、灶框、鼎、罐、碗、盆、钵、豆,还包括炊煮器、蒸煮器、盛食器,基本生活用具一应俱全。


▲盆形陶釜(炊煮器)


▲陶鼎(炊煮器)

▲盆形陶甑(蒸煮器)


▲红陶盆


▲兽首形四足盘


▲陶四流器


▲“且”陶支架使用方法复原示意


除此之外,为了在简陋的环境下生息繁衍,双墩先民也积累了丰富的生存经验,利用双手因材施工,制作出种类丰富、功能多样的工具,材质上可以分为石质、陶质、骨角质、蚌质;功能上则涵盖生产、加工、渔猎、采集等,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为研究双墩先民生产力水平、内部分工、原始手工业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石斧

▲陶纺轮(纺织工具)


▲陶网坠(捕鱼工具)

▲骨针

▲鹿角勾形器


文字起源

▲双墩遗址出土代表性刻划符号


从简单的刻划符号到发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刻划符号多达650余件,这些符号多发现刻在碗底圈足内,少数刻在豆喇叭座内及其它器物的不同部位。符号可分为象形类、几何类和其它类三种形态,内容包括山川、河流、太阳、动物、植物、房屋等写实类刻划;渔猎、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等生产和生活类刻划;记事、记数等几何类刻划,涉及双墩人的衣食住行、天文历法、宗教信仰等,几乎涵盖了生产、生活、精神方面全部内容,是双墩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阳形刻划符号

▲网格形刻划符号


▲四叶草形刻划符号


▲猪形刻划符号


▲鱼形刻划符号


▲干栏式建筑形刻划符号


2009年10月,中国文字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报社、安徽大学、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在蚌埠共同主办“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双墩刻划符号时代早、数量多、内容丰富,具有象形和表意记事功能,与国内外同期刻划符号相比有明显的规律性和自身特征,为探索解读新石器时代刻划符号提供了重要方法和理念,是汉字的源头之一。


▲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

多次考古发掘,双墩遗址出土了大量文化遗物,而通过整理研究,遗址出土的器物群与定远侯家寨遗址下层相同,具有很强的自身文化特征,被称为“双墩文化”,而随着后续文化遗址的相继被发现,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俨然淮河流域最具特征,影响力最强的新石器早中期考古学文化。


▲双墩文化遗址分布图


为了更好地保护双墩遗址,蚌埠市启动了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公园规划面积约98.61公顷(1479.15亩),区域内包含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双墩春秋墓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后,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具备科研、教育、旅游等功能,成为在考古遗址和文物保护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文化空间。


▲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图


▲建设中的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陈昂摄


▲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陈昂摄


双墩遗址考古大事记:

★1985年,蚌埠市博物馆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

★1986年,蚌埠市博物馆组织抢救性发掘,发现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等重要文物。

★1991年、199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蚌埠市博物馆联合组织两次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和600余件陶器刻划符号。


▲1991年双墩遗址发掘工作照



★1998年,被蚌埠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中国先秦史学会、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在蚌埠共同主办“蚌埠双墩遗址及双墩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提出了“双墩文化”的命名。


▲蚌埠双墩遗址及双墩文化学术研讨会


★200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蚌埠市博物馆联合发表《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200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蚌埠市博物馆联合编著的《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出版。



★2009年,中国文字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报社、安徽大学、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在蚌埠共同主办“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双墩刻划符号是汉字源头之一。


▲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墩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


★2014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

★2017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蚌埠市人民政府在蚌埠共同主办“双墩遗址与淮河流域古代文明进程研讨会”。


▲双墩遗址与淮河流域古代文明进程研讨会


★2017年11月,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国家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蚌埠市人民政府主办,蚌埠市委宣传部、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淮河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承办的“淮河古代文明研究——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史前雕塑学术研讨会”在蚌埠召开。


▲淮河古代文明研究——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史前雕塑学术研讨会


★2021年,双墩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下期预告

融通河淮——大汶口文化遗址


来源: 蚌埠日报社

文图资料提供: 蚌埠市博物馆、蚌埠双墩遗址(含双墩春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

策划: 朱素贤

资料整理: 贾铁成

编辑: 徐捷

文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