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报融媒体记者 陈瑶
近期人工智能概念爆火,智能传感器作为人工智能核心的基础技术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是提升产业链控制力的重要抓手,一直是我市重点招引和培育的产业。蚌埠的智能传感器产业能否借此东风,站上风口?
“被誉为安徽‘三谷’之一的中国(蚌埠)传感谷,正聚力打造千亿级智能传感器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安徽蚌埠经济开发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副局长程诗浩说,目前园区内拥有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芯动联科、希磁科技等一批智能传感器研发设计制造的科研院所和企业,依托现有产业资源禀赋,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致力于打造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区。
“作为老工业城市,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蚌埠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有可为。这也是我们当初选择落户蚌埠的重要原因之一。”安徽凌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工业物流和服务业领域智能移动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常务副总王桂磊坦言,蚌埠工业底蕴深厚,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随着物联网、智能制造等行业对智能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长,蚌埠在这一产业谋篇布局,一定会大有可为。
王桂磊说,蚌埠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的优势明显,政府不仅对该产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再加上城市本身制造业技术积淀深厚,政府部门还纵向瞄准搭建完整产业链,招引研发、设计、创新应用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并利用企业的“虹吸效应”,带动关联产业集聚,实现全产业链搭建、形成产业集群。“在人工智能的大趋势下,在产业链的带动下,我们的发展更偏向于实际应用方面。”王桂磊表示,企业多年来一直苦练内功,已经拿下了130多项发明专利及科技成果,这些成果都会被迅速转化到应用领域,机器人自主导航、地图构建、多机协同、运动规划、视觉定位、图像识别、自主充电等都是企业技术可触达的领域。
成立于2012年的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覆盖mems项目技术开发、转让以及传感器应用系统集成研发、设计、生产等领域。企业相关负责人朱洛婵说,目前国内外传感器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特别是随着“工业4.0”的深入推进,传感器开始向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仿生化等模块化方向发展,低功耗、低成本、标准化、长寿命等产业化特征趋势也日益明显。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风口”下,企业不仅要牢牢掌握核心传感器技术,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方面还必须特别务实。“我们已经在尝试将核心技术应用于无人驾驶、无人操控等场景。人工智能这个风口,任何相关企业都不想错过。”朱洛婵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芯动联科不仅拥有核心算法,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可以实现人工智能的多场景应用。目前,企业正在完善操作体验部分的设计,很快就会有一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产品推向市场,实现更多的商业价值。
“让人工智能落地更多的‘刚需场景’,是当务之急。我们将12家子公司的其中一子落在蚌埠,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发展更实,这里有一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商业蓝海。”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区域总经理庞浩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该企业致力于用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行业变革,面向企业提供ai产品和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包括ai平台、算法、软件、ai赋能设备及相关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业务运营及决策流程的智能化转型。而在蚌埠,很多工业企业提出各类场景化技术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在这里不会“空对空”,刚性需求场景丰富,这也是产业化的突破口所在。
近年来,我市大力支持智能传感器技术及产业,陆续推出智能传感器专项政策支持,助力智能传感器产业进驶入发展快车道。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截至2022年末,我市智能传感器规上企业达33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较2021年增长15.5%。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本地智能传感器产业基础良好,涉及品类齐全,而且一大批企业走向了自主创新、研发的道路,在人工智能市场中,产品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下一步,我市将加大智能传感器产业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制定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吸引集聚更多智能传感器产业企业,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