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五河县试点试验 为乡村全面振兴摸路

2023-04-14 07:38 蚌埠发布客户端  

蚌报融媒体记者 郝玉琳 通讯员 郝文韬/文 通讯员 李向前/图

2021年7月,五河县作为全省唯一县(区),获评开展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大胆改、深入试,探索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用财政资金引导社会投入,注入“三农”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摸”出可行之路,是试点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近两年来,试验区围绕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机制、创新数字乡村发展机制、创新促进农民增收机制、创新改善乡村治理机制四大机制,依托项目建设和运行载体,建设以富民产业为基础、数字技术为依托、人力资源为支撑、乡村治理为保障,集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善治乡村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

岁月如流,两度春秋。如今的试验区,有了哪些变化?又“试”出了哪些经验?

生态种养,不止强在“种”和“养”

亩产千斤粮、亩增收千元,同时农药、化肥污染大大减少——沱湖乡的润博农业科技项目开展早、规模大,流转的数千亩土地从事稻渔综合种养,形成了稻虾、稻蟹、青虾养殖等多种综合种养模式,不但为村民带来可观的土地租金收入,还解决了一百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2万元。

作为试验区内开展较早的产业项目,润博项目6000万元的投资中,有中央综改资金6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686万元,还有社会资本投资3714万元。建立起了以“稻渔”“稻虾”特色产业为主的扶持政策体系,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在试点区大岗村反租农户5000亩土地,重点促进虾、甲鱼、蟹优质稻综合种养。2023年预计亩均可增收2000元,并实现生态种植,大大减少农药、化肥的面源污染。

试验区内有7.6万亩耕地,以“稻渔综合”种养为特色的产业面积3万余亩,稻虾、稻蟹、稻鱼、鲢鱼……综合种养形成了以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为特色,以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为特征的产业,“粮渔共赢”实现了亩产千斤粮、亩增收千元的“双千”目标。综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试验区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之路越走越稳,生态养殖和数字化管理技术加快提升,五河螃蟹、媒鸭、龙虾、银鱼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扩大,也为下游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围绕“脱胎换骨”的生态农业,试验区内的产业文章正越做越大……

特产富农、电商助农、文旅惠农、品牌兴农

时间还在4月上旬,沱湖边的大岗村,醉沱湖酒店的负责人张芹已经在为五月的事宜做各种准备了。“客房数量远远不够,五一期间的民宿早就订完了。我现在主要是在为龙虾节做准备工作。”张芹告诉记者,4月29日到5月3日,以垂钓大赛、厨艺大赛、美食品鉴等为主要内容的龙虾节即将在沱湖边举办,她在急着给游客准备吃的、玩的。

2022年,大岗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生态农业的发展让沱湖边的生态旅游项目有美景可赏,有美食可尝。旅游项目如这家酒店的住宿和餐饮自然就有了依托。大岗村的这个生态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一期1200万元来自中央财政资金,还有安徽省乡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计划改造闲置民房200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对村周边环境改造提升。

目前完成的一期项目餐饮十分火爆,已经改造好、投入运营的7间客房每到节假日也都是爆满。“沱湖螃蟹的名气大,去年的时候就是下半年游客特别多,上半年就相对少一些。现在生态养殖小龙虾和其他水产的品质越来越好,同时环境更美、生态更好,龙虾节这样的活动越办越好,我们也得以依托这些基础,发展生态旅游。”安徽省乡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说,5月初忙完龙虾节之后,他们不仅不会休息,还要加快建设。“加快改造民宿建设客房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游乐设施、游玩项目的打造。目前垂钓园已经运营了,我们要加快露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儿童游乐场的建设,吸引、留下更多游客。”

除了带动生态旅游,品质上好的水产也在走深加工——网销的路,在五河从事电商多年的田钱正在加紧建设自己的食品厂,“以前以销售沱湖螃蟹为主,虽然销量不错,但是集中在下半年,现在五河有了越来越多受市场认可的特色农产品,我们电商的路也在拓宽。”田钱说,自己非常期待食品厂投产,到时候就可以将更多的小龙虾,螃蟹,鱼类等制成预制菜进行网络销售,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利用大岗村位于沱湖边的地理优势,这个项目以农耕、水产、旅游为基础,以发展农村电商、打造研学基地、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为目标,以“旅游 ”“生态 ”模式探索乡村发展新途径。建设内容包含乡村创智中心、餐饮、研学、民宿、文化礼堂等,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在合作模式中,安徽省乡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经营,公司按照财政投入的规模,每年交给大岗村村集体6%保底收益,再根据企业收益情况,将企业盈利总额的2%作为浮动分红收益交给村集体,与此同时,项目还带动就业60人。

一二三产的蓬勃发展,让增收有了保障——项目区13个村实现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63万元、其中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9.2万元。

向科技要发展,后劲更足

原先废弃的砖窑场土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很快,这里就将实现“华丽转身”,变为仿生有机肥的生产企业,让“有机”和“高产”完美统一,为农业生产“添柴助力”。

速效全营养仿生有机肥生产项目在试验区内的申集镇,项目由安徽中木盛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在这个项目的实施中,综改资金投入2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000万元,利用镇原砖厂闲置60多亩废弃土地,建设20000㎡厂房,走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速效全营养有机配合物仿生肥”模拟微生物分解原理,利用设备使天然有机物快速液化至水溶小分子,并使多种矿物元素有机化,制备成同森林土壤营养组成完全一致的肥料,浓度是自然的几万至十几万倍,有机碳利用率近乎100%,一期项目投产后,产品肥效可达传统有机肥的3倍以上,二期产品可望实现传统有机肥100倍的肥效。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年产50万吨速效全营养仿生有机肥,年产值1.5亿元,促进农业产业减肥降药的同时达到平均增产15%,实现企业、集体、农户等多方增收增效。

这样的高科技项目选择在试验区落地,自然是因为看好试验区这块“风水宝地”。项目负责人高福强与五河县合作多年,同在试验区内的合作项目还有中禾智能插秧机项目。“试验区政策优势很强,五河的各项政务服务、政府投入也都十分到位。此外我们生产需要的畜禽原料在周边就能就近获取,附近有规模很大的食用菌生产企业,还有新希望猪场、可牛了乳制品公司等,他们的‘有机废料’都是我们良好的生产原料。所以我们希望继续在五河发展,与试验区共同成长。”

此外,项目区内还在推进多个数字农业技术示范项目、明天种业良种培育中心项目、大数据服务中心、智能化育秧中心、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有了科技创新和农业托管服务、全面机械化为依托,试验区农业的未来将实现劳动力用工成本下降、用水节约、肥料施用减少、单产提高、生态效益凸显,这样的现代化综合农业,有能力与二产、三产共同撑起乡村振兴的明天。

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2021年以来,五河县作为全省唯一获评开展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以环沱湖周边集中连片的4个乡镇(小圩镇、申集镇、双忠庙镇、沱湖乡)共13个行政村(人口48380人)作为试点试验区,投入资金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补助1.5亿元,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资金3.5亿元,已规划实施项目52个。试点试验区gdp年均增长12.5%,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上村占4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468元、年均增长12%,三年试点完成后,区域内将实现乡村治理数字平台全覆盖、电子商务全覆盖、美丽乡村全覆盖,向着“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稳步迈进。

集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善治乡村目标为一体的五河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步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机制、做强“稻渔综合种养”特色产业、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引导建立农民参与和利益共享机制、推进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定经验。

“试点试验还在继续,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中央财政集中资金引导,有效带动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试点建设,鼓励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谈及综改资金的效用提升,市财政局农业科负责人表示,“要继续重点支持具有较强公益性、对农民就业增收、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带动能力强的环节和领域,以及能够尽快建设的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不撒‘胡椒面’,真正把综改资金花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用。”

108

蚌报融媒体记者 郝玉琳 通讯员 郝文韬/文 通讯员 李向前/图

2021年7月,五河县作为全省唯一县(区),获评开展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大胆改、深入试,探索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用财政资金引导社会投入,注入“三农”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摸”出可行之路,是试点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近两年来,试验区围绕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机制、创新数字乡村发展机制、创新促进农民增收机制、创新改善乡村治理机制四大机制,依托项目建设和运行载体,建设以富民产业为基础、数字技术为依托、人力资源为支撑、乡村治理为保障,集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善治乡村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

岁月如流,两度春秋。如今的试验区,有了哪些变化?又“试”出了哪些经验?

生态种养,不止强在“种”和“养”

亩产千斤粮、亩增收千元,同时农药、化肥污染大大减少——沱湖乡的润博农业科技项目开展早、规模大,流转的数千亩土地从事稻渔综合种养,形成了稻虾、稻蟹、青虾养殖等多种综合种养模式,不但为村民带来可观的土地租金收入,还解决了一百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2万元。

作为试验区内开展较早的产业项目,润博项目6000万元的投资中,有中央综改资金6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686万元,还有社会资本投资3714万元。建立起了以“稻渔”“稻虾”特色产业为主的扶持政策体系,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在试点区大岗村反租农户5000亩土地,重点促进虾、甲鱼、蟹优质稻综合种养。2023年预计亩均可增收2000元,并实现生态种植,大大减少农药、化肥的面源污染。

试验区内有7.6万亩耕地,以“稻渔综合”种养为特色的产业面积3万余亩,稻虾、稻蟹、稻鱼、鲢鱼……综合种养形成了以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为特色,以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为特征的产业,“粮渔共赢”实现了亩产千斤粮、亩增收千元的“双千”目标。综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试验区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之路越走越稳,生态养殖和数字化管理技术加快提升,五河螃蟹、媒鸭、龙虾、银鱼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扩大,也为下游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围绕“脱胎换骨”的生态农业,试验区内的产业文章正越做越大……

特产富农、电商助农、文旅惠农、品牌兴农

时间还在4月上旬,沱湖边的大岗村,醉沱湖酒店的负责人张芹已经在为五月的事宜做各种准备了。“客房数量远远不够,五一期间的民宿早就订完了。我现在主要是在为龙虾节做准备工作。”张芹告诉记者,4月29日到5月3日,以垂钓大赛、厨艺大赛、美食品鉴等为主要内容的龙虾节即将在沱湖边举办,她在急着给游客准备吃的、玩的。

2022年,大岗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生态农业的发展让沱湖边的生态旅游项目有美景可赏,有美食可尝。旅游项目如这家酒店的住宿和餐饮自然就有了依托。大岗村的这个生态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一期1200万元来自中央财政资金,还有安徽省乡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计划改造闲置民房200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对村周边环境改造提升。

目前完成的一期项目餐饮十分火爆,已经改造好、投入运营的7间客房每到节假日也都是爆满。“沱湖螃蟹的名气大,去年的时候就是下半年游客特别多,上半年就相对少一些。现在生态养殖小龙虾和其他水产的品质越来越好,同时环境更美、生态更好,龙虾节这样的活动越办越好,我们也得以依托这些基础,发展生态旅游。”安徽省乡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说,5月初忙完龙虾节之后,他们不仅不会休息,还要加快建设。“加快改造民宿建设客房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游乐设施、游玩项目的打造。目前垂钓园已经运营了,我们要加快露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儿童游乐场的建设,吸引、留下更多游客。”

除了带动生态旅游,品质上好的水产也在走深加工——网销的路,在五河从事电商多年的田钱正在加紧建设自己的食品厂,“以前以销售沱湖螃蟹为主,虽然销量不错,但是集中在下半年,现在五河有了越来越多受市场认可的特色农产品,我们电商的路也在拓宽。”田钱说,自己非常期待食品厂投产,到时候就可以将更多的小龙虾,螃蟹,鱼类等制成预制菜进行网络销售,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利用大岗村位于沱湖边的地理优势,这个项目以农耕、水产、旅游为基础,以发展农村电商、打造研学基地、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为目标,以“旅游 ”“生态 ”模式探索乡村发展新途径。建设内容包含乡村创智中心、餐饮、研学、民宿、文化礼堂等,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在合作模式中,安徽省乡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经营,公司按照财政投入的规模,每年交给大岗村村集体6%保底收益,再根据企业收益情况,将企业盈利总额的2%作为浮动分红收益交给村集体,与此同时,项目还带动就业60人。

一二三产的蓬勃发展,让增收有了保障——项目区13个村实现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63万元、其中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9.2万元。

向科技要发展,后劲更足

原先废弃的砖窑场土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很快,这里就将实现“华丽转身”,变为仿生有机肥的生产企业,让“有机”和“高产”完美统一,为农业生产“添柴助力”。

速效全营养仿生有机肥生产项目在试验区内的申集镇,项目由安徽中木盛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在这个项目的实施中,综改资金投入2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000万元,利用镇原砖厂闲置60多亩废弃土地,建设20000㎡厂房,走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速效全营养有机配合物仿生肥”模拟微生物分解原理,利用设备使天然有机物快速液化至水溶小分子,并使多种矿物元素有机化,制备成同森林土壤营养组成完全一致的肥料,浓度是自然的几万至十几万倍,有机碳利用率近乎100%,一期项目投产后,产品肥效可达传统有机肥的3倍以上,二期产品可望实现传统有机肥100倍的肥效。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年产50万吨速效全营养仿生有机肥,年产值1.5亿元,促进农业产业减肥降药的同时达到平均增产15%,实现企业、集体、农户等多方增收增效。

这样的高科技项目选择在试验区落地,自然是因为看好试验区这块“风水宝地”。项目负责人高福强与五河县合作多年,同在试验区内的合作项目还有中禾智能插秧机项目。“试验区政策优势很强,五河的各项政务服务、政府投入也都十分到位。此外我们生产需要的畜禽原料在周边就能就近获取,附近有规模很大的食用菌生产企业,还有新希望猪场、可牛了乳制品公司等,他们的‘有机废料’都是我们良好的生产原料。所以我们希望继续在五河发展,与试验区共同成长。”

此外,项目区内还在推进多个数字农业技术示范项目、明天种业良种培育中心项目、大数据服务中心、智能化育秧中心、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有了科技创新和农业托管服务、全面机械化为依托,试验区农业的未来将实现劳动力用工成本下降、用水节约、肥料施用减少、单产提高、生态效益凸显,这样的现代化综合农业,有能力与二产、三产共同撑起乡村振兴的明天。

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2021年以来,五河县作为全省唯一获评开展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以环沱湖周边集中连片的4个乡镇(小圩镇、申集镇、双忠庙镇、沱湖乡)共13个行政村(人口48380人)作为试点试验区,投入资金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补助1.5亿元,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资金3.5亿元,已规划实施项目52个。试点试验区gdp年均增长12.5%,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上村占4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468元、年均增长12%,三年试点完成后,区域内将实现乡村治理数字平台全覆盖、电子商务全覆盖、美丽乡村全覆盖,向着“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稳步迈进。

集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善治乡村目标为一体的五河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步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机制、做强“稻渔综合种养”特色产业、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引导建立农民参与和利益共享机制、推进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定经验。

“试点试验还在继续,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中央财政集中资金引导,有效带动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试点建设,鼓励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谈及综改资金的效用提升,市财政局农业科负责人表示,“要继续重点支持具有较强公益性、对农民就业增收、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带动能力强的环节和领域,以及能够尽快建设的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不撒‘胡椒面’,真正把综改资金花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用。”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