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副刊】蚌埠的画像

2023-04-12 08:29 蚌埠新闻网  

一直生活在蚌埠的人,对她肯定很熟悉。知道蚌埠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好看的,哪里有好玩的。若是问,蚌埠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可能一时真的很难回答。好在有作家王安忆创作的《蚌埠》。

    我们与生活的城市总是密不可分,生活在其中的作家也不例外,作家书写城市,城市又滋养、成就着作家。如《北京乎(上下):现代作家笔下的北京》借着七十四位现代作家的眼睛,让我们得窥北平城较全的面貌。迟子建《烟火漫卷》写出了哈尔滨的历史文化与城市故事;贾平凹的《暂坐》写的是西安城里事;陈丹燕在《陈丹燕的上海》中记叙了上海百年巨变中的日常生活……作家用自己的回忆折射城市的历史,不管这个城市记得多少作家,但作家一定记得自己所生活的城市。

    王安忆1986年到1996年的十年间只写中篇和长篇小说,特别是这十年间的后三年写出了长篇《纪实与虚构》《长恨歌》,中篇《伤心太平洋》《我爱比尔》《姊妹们》,创作的井喷让她有了被掏空的感觉,于是停笔了一年。

     1997年复又开始小说写作,第一篇写的就是短篇小说《蚌埠》。从题目看《蚌埠》应是篇大文章,事实上王安忆只写了1万字的篇幅。因为她说:“我将这城市当人,为之画一幅像。”在这幅画像中,蚌埠是安静和从容的,王安忆称“每个字都是自然地舒缓地滋生出来的。”王安忆先画出了蚌埠的轮廓,然后再将其中细节画出来,码头、淮河和火车站是她勾勒出的蚌埠轮廓,围绕码头、淮河和火车站,蚌埠向四周延伸建设。

   “蚌埠是一个重要的大码头。”那时,沿淮蚌埠乡民来蚌埠坐船主要搭乘一日一班的轮船。“早一次,晚一次。船是从大柳巷到蚌埠,一早从大柳巷出发,傍晚才可到蚌埠。反过来也一样。”王安忆从上海回五河,为了搭乘一日一班的轮船,总是凌晨三四点抵达蚌埠,再赶往码头,几乎所有的行程她都坚持在船舷甲板上度过。一方面脱离了火车车厢,在甲板上可以透透气;另一方面,在王安忆看来,这时可以看到淮河最富诗情的一刻“太阳离开了地面,升到了河岸的柳树丛里,船行驶着,一轮火红的太阳跟随着船,穿行在柳行间,这情景是难得的瑰丽,它缓和了心情。”

    正因为看到这样美丽时刻的淮河,在王安忆的眼中,距市区不远的淮河与大坝才是这个城市最好的公园,“傍着淮河,在大塘公园的小湖中划船,就好比在澡盆里荡舟,有一点装模作样。”淮河与大坝,“柳树成荫的淮河大坝,坝顶宽阔,平坦坝下的淮河,在这个角度看起来也是宽阔的。坝子两边是大片的田野,五月的麦子芬芳扑鼻,满目金黄。” 短篇小说《轮渡上》也写道:“淮河亮闪闪的,一河的日头。是淮河里较宽的一段,河岸有些远,但传来的杵衣声依然很清晰,一声声的,在空旷的河面上传得很远。还有女人的说话声和笑声,格外的清冽。”这里蓝天白云,杨柳青青,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既能亲近自然,又能放松心情,是王安忆心中的城市公园。

    王安忆一定想不到,今天蚌埠市“靓淮河”工程真的把淮河打造成了市民家门口的公园,一川清流穿城过,两岸美景不胜收,淮河与大坝已成为融自然风光、生态景观、文化景观和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大公园了。

    “火车是从蚌埠的心脏穿过。”这一笔描画的形象且醒目,画出了铁路对蚌埠市区的重要性,以及对王安忆的重要性。对于蚌埠市来说,城市的发展完全是由津浦铁路的修建而推动起来的,先有铁路后有市区;对于王安忆来说,来到蚌埠完全是因为有铁路的原因。王安忆称“铁路是我们的生命线,它维系着我们的家。”她的笔下描写了从蚌埠春节返乡的情景,虽然没有正面的描写挤火车的“搏击厮杀”场景,但“车站广场人头攒动……。广场像一个起着风暴的洋面波涛起伏,浪头推来推去,然而身在其间,只觉身不由己,脚不点地,身前身后全是各种行李包裹。”“月台颤动起来”“车还没来呢,可是情绪一紧张到了极点,一触即发”着实“惊心动魄”。王安忆笔下挤火车的体验已经成为历史。今日蚌埠火车站连同高铁蚌埠南站仍是我国最为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只是高速宽敞的高铁取代了当年的绿皮火车,座椅宽敞,十分的舒适,再也看不到当年的场景。

    王安忆当时与同伴们经常光顾蚌埠,在《蚌埠》一文中她甚至问道:“蚌埠究竟在以什么吸引着我们?” 是呀,究竟为什么呢?蚌埠和上海,有太多的不同,但王安忆通过自己城市过客的眼光,找到了两个城市在基本精神和市民日常生活上的共同之处。

    王安忆笔下蚌埠华灯初上的大街,街上是步履匆匆迫切想回家的人、文雅的澡堂、周到的招待所、繁华的百货大楼、与之相连的新华书店、照相馆、影剧场、快乐的公园……。以上都使她在蚌埠找到的与上海最近似的形貌,就如王安忆所说,“这城市的内心突然映射出一种熟悉的情景,是这华灯初上的街还是街上,还是街上步履匆匆的人?”应该说是既有蚌埠的大街,也有蚌埠的人给了王安忆 “所熟悉的、习惯的、深感安全的日常生活。”   对于蚌埠与上海的相似之处,《申报》1919年4月17日第2张第7版《安徽蚌埠大火纪详》中有报道: 1919年,蚌埠“最热闹街市为二马路、头道街、二道街等处,各大银行、转运公司、绸缎庄、大旅社及各种大商店,遍设林立,故该地面不广而精华荟萃。俨若一小上海。”

    不仅如此,王安忆与同伴们还渐渐进入了蚌埠的家庭。“这些家庭大都慷慨地接待我们,供我们吃,供我们住,家中的老人还会教我们几条做人的规矩。”王安忆称,她去过的那种小型的单元房是当时蚌埠大企业的宿舍楼。这些单元房很接近上海的公寓,而且是10多年后风行上海的“新工房”,里面的生活绝对的城市化,让人踏实、温馨、亲切愉快。就是这份市民日常生活中承载的夯实的人生内容,有一份温暖、体贴的气息,更有一份似曾相识。

    王安忆一直说 “从冗长的日复一日的生计中,提炼出的精华,在它的日常面貌下,有着特殊的精神”。这“特殊的精神”于蚌埠而言,是蚌埠市民生活中务实柔韧的品质;是王安忆难以忘怀的在蚌埠期间温和的、整洁的、规矩的、安宁的生活,更是日常生活琐事共同连接起的蚌埠社会的历史变迁。

    每个城市的模样取决于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存在,有时,也取决于观众的眼睛,王安忆写下了她眼中的蚌埠。 再看今日之蚌埠,淮河已经变成蚌埠的城中河,“靓淮河”已成为城市的“中央公园”;蚌埠火车站修建一新,原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列入国家保护的历史建筑……蚌埠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模样呢?如果王安忆再踏上淮河大坝,续写的《蚌埠》又会是个什么模样呢?(作者:洪何苗)


86

一直生活在蚌埠的人,对她肯定很熟悉。知道蚌埠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好看的,哪里有好玩的。若是问,蚌埠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可能一时真的很难回答。好在有作家王安忆创作的《蚌埠》。

    我们与生活的城市总是密不可分,生活在其中的作家也不例外,作家书写城市,城市又滋养、成就着作家。如《北京乎(上下):现代作家笔下的北京》借着七十四位现代作家的眼睛,让我们得窥北平城较全的面貌。迟子建《烟火漫卷》写出了哈尔滨的历史文化与城市故事;贾平凹的《暂坐》写的是西安城里事;陈丹燕在《陈丹燕的上海》中记叙了上海百年巨变中的日常生活……作家用自己的回忆折射城市的历史,不管这个城市记得多少作家,但作家一定记得自己所生活的城市。

    王安忆1986年到1996年的十年间只写中篇和长篇小说,特别是这十年间的后三年写出了长篇《纪实与虚构》《长恨歌》,中篇《伤心太平洋》《我爱比尔》《姊妹们》,创作的井喷让她有了被掏空的感觉,于是停笔了一年。

     1997年复又开始小说写作,第一篇写的就是短篇小说《蚌埠》。从题目看《蚌埠》应是篇大文章,事实上王安忆只写了1万字的篇幅。因为她说:“我将这城市当人,为之画一幅像。”在这幅画像中,蚌埠是安静和从容的,王安忆称“每个字都是自然地舒缓地滋生出来的。”王安忆先画出了蚌埠的轮廓,然后再将其中细节画出来,码头、淮河和火车站是她勾勒出的蚌埠轮廓,围绕码头、淮河和火车站,蚌埠向四周延伸建设。

   “蚌埠是一个重要的大码头。”那时,沿淮蚌埠乡民来蚌埠坐船主要搭乘一日一班的轮船。“早一次,晚一次。船是从大柳巷到蚌埠,一早从大柳巷出发,傍晚才可到蚌埠。反过来也一样。”王安忆从上海回五河,为了搭乘一日一班的轮船,总是凌晨三四点抵达蚌埠,再赶往码头,几乎所有的行程她都坚持在船舷甲板上度过。一方面脱离了火车车厢,在甲板上可以透透气;另一方面,在王安忆看来,这时可以看到淮河最富诗情的一刻“太阳离开了地面,升到了河岸的柳树丛里,船行驶着,一轮火红的太阳跟随着船,穿行在柳行间,这情景是难得的瑰丽,它缓和了心情。”

    正因为看到这样美丽时刻的淮河,在王安忆的眼中,距市区不远的淮河与大坝才是这个城市最好的公园,“傍着淮河,在大塘公园的小湖中划船,就好比在澡盆里荡舟,有一点装模作样。”淮河与大坝,“柳树成荫的淮河大坝,坝顶宽阔,平坦坝下的淮河,在这个角度看起来也是宽阔的。坝子两边是大片的田野,五月的麦子芬芳扑鼻,满目金黄。” 短篇小说《轮渡上》也写道:“淮河亮闪闪的,一河的日头。是淮河里较宽的一段,河岸有些远,但传来的杵衣声依然很清晰,一声声的,在空旷的河面上传得很远。还有女人的说话声和笑声,格外的清冽。”这里蓝天白云,杨柳青青,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既能亲近自然,又能放松心情,是王安忆心中的城市公园。

    王安忆一定想不到,今天蚌埠市“靓淮河”工程真的把淮河打造成了市民家门口的公园,一川清流穿城过,两岸美景不胜收,淮河与大坝已成为融自然风光、生态景观、文化景观和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大公园了。

    “火车是从蚌埠的心脏穿过。”这一笔描画的形象且醒目,画出了铁路对蚌埠市区的重要性,以及对王安忆的重要性。对于蚌埠市来说,城市的发展完全是由津浦铁路的修建而推动起来的,先有铁路后有市区;对于王安忆来说,来到蚌埠完全是因为有铁路的原因。王安忆称“铁路是我们的生命线,它维系着我们的家。”她的笔下描写了从蚌埠春节返乡的情景,虽然没有正面的描写挤火车的“搏击厮杀”场景,但“车站广场人头攒动……。广场像一个起着风暴的洋面波涛起伏,浪头推来推去,然而身在其间,只觉身不由己,脚不点地,身前身后全是各种行李包裹。”“月台颤动起来”“车还没来呢,可是情绪一紧张到了极点,一触即发”着实“惊心动魄”。王安忆笔下挤火车的体验已经成为历史。今日蚌埠火车站连同高铁蚌埠南站仍是我国最为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只是高速宽敞的高铁取代了当年的绿皮火车,座椅宽敞,十分的舒适,再也看不到当年的场景。

    王安忆当时与同伴们经常光顾蚌埠,在《蚌埠》一文中她甚至问道:“蚌埠究竟在以什么吸引着我们?” 是呀,究竟为什么呢?蚌埠和上海,有太多的不同,但王安忆通过自己城市过客的眼光,找到了两个城市在基本精神和市民日常生活上的共同之处。

    王安忆笔下蚌埠华灯初上的大街,街上是步履匆匆迫切想回家的人、文雅的澡堂、周到的招待所、繁华的百货大楼、与之相连的新华书店、照相馆、影剧场、快乐的公园……。以上都使她在蚌埠找到的与上海最近似的形貌,就如王安忆所说,“这城市的内心突然映射出一种熟悉的情景,是这华灯初上的街还是街上,还是街上步履匆匆的人?”应该说是既有蚌埠的大街,也有蚌埠的人给了王安忆 “所熟悉的、习惯的、深感安全的日常生活。”   对于蚌埠与上海的相似之处,《申报》1919年4月17日第2张第7版《安徽蚌埠大火纪详》中有报道: 1919年,蚌埠“最热闹街市为二马路、头道街、二道街等处,各大银行、转运公司、绸缎庄、大旅社及各种大商店,遍设林立,故该地面不广而精华荟萃。俨若一小上海。”

    不仅如此,王安忆与同伴们还渐渐进入了蚌埠的家庭。“这些家庭大都慷慨地接待我们,供我们吃,供我们住,家中的老人还会教我们几条做人的规矩。”王安忆称,她去过的那种小型的单元房是当时蚌埠大企业的宿舍楼。这些单元房很接近上海的公寓,而且是10多年后风行上海的“新工房”,里面的生活绝对的城市化,让人踏实、温馨、亲切愉快。就是这份市民日常生活中承载的夯实的人生内容,有一份温暖、体贴的气息,更有一份似曾相识。

    王安忆一直说 “从冗长的日复一日的生计中,提炼出的精华,在它的日常面貌下,有着特殊的精神”。这“特殊的精神”于蚌埠而言,是蚌埠市民生活中务实柔韧的品质;是王安忆难以忘怀的在蚌埠期间温和的、整洁的、规矩的、安宁的生活,更是日常生活琐事共同连接起的蚌埠社会的历史变迁。

    每个城市的模样取决于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存在,有时,也取决于观众的眼睛,王安忆写下了她眼中的蚌埠。 再看今日之蚌埠,淮河已经变成蚌埠的城中河,“靓淮河”已成为城市的“中央公园”;蚌埠火车站修建一新,原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列入国家保护的历史建筑……蚌埠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模样呢?如果王安忆再踏上淮河大坝,续写的《蚌埠》又会是个什么模样呢?(作者:洪何苗)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