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展现新作为 续写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新篇章

2023-01-08 07:34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首席记者 靳瑾

岁月更替,时针指向2023年。

时光不语,数字记载了市人大常委会2022这一年来的足迹:召开常委会会议10次、主任会议29次,听取和审议市“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7项,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3部,作出决议决定8项,开展执法检查16次、专题视察调研80余次,发出《监督意见书》9份,对市政府31个工作部门和“两院”24名工作人员进行述职评议,开展有关专项报告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23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1人次……

心头是万家灯火、民生所系,肩上是城乡发展、大局所需。一组组数字,与发展相通、与民生相连,字里行间,“人民”二字贯穿始终。一年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承继完善、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求实求效,秉持选题“少而精”、工作“深而实”的理念,以勇于担当的精神、盯住不放的韧劲,把准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政治定位、法律定位、实践定位,展现了新作为,续写了新篇章。

恪守良法善治

推动法治蚌埠建设走深走实

充分发挥立法引领推动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特别是创新建立“审表分离”立法新机制,并开启立法靶向“治疗”,以综合立法和专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法治蚌埠建设走深走实。

2022年5月1日,《蚌埠市停车管理条例》施行,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有了法律解决之道;10月1日,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制定的《蚌埠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施行,为阻断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再筑一道法律防护网。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蚌埠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条例》,将连续四年跟踪监督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的工作成效上升为法治规范;修订《蚌埠市养犬管理条例》,使条款更加精准管用;紧盯突出问题,在省内率先启动电动自行车管理立法;完成《蚌埠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一审,《蚌埠市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三审。

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开展法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建胜就曾带队实地检查《蚌埠市养犬管理条例》执行情况。去年市人大还在全省率先部署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执法检查,历时半年时间,6个执法检查组对我市取得立法权以来的10部地方性法规开展全面执法检查,在89处检查点位发现梳理问题135个,制发监督意见书7份,提出意见建议156条、法规修改建议15条——从人大监督的角度推动解决法规实施中的突出问题,以法治方式更好地保障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如何在有限的立法权限内,通过地方立法培育法治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地方人大必须要回答好的重要课题。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住“立法为了人民、立法依靠人民”这个核心,坚持民主立法,目前已设立11个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在立法工作的立项、起草、审议、论证、评估、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广泛汇聚民智、充分发扬民主。

市委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群众所思所盼集中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立法价值取向,市人大常委会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立法全链条,不断丰富立法形式,保证地方立法质效齐升,回应人民群众用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期待。

紧扣中心大局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把人大工作放在全市大局中谋划推进,市人大常委会紧盯中心工作、重点领域、难点问题,以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一以贯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与党委工作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市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全市经济运行,推动产业强市战略实施。在围绕全市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园区建设情况召开的政情通报会上,代表们现场询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当面应询,在问答之间寻求发展良策,促进要素资源向工业集中,着力解决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找准定位、选准切口、明确路径,市人大常委会努力使各项工作与全市中心大局高度契合、同频共振。过去一年里,有序建立了全口径、全覆盖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不断完善对国有资产全链条闭环式监督机制;开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和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情况专题询问,促进遗留问题清仓见底;围绕农业产业振兴,听取和审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报告;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扶贫资产管理与运营绩效情况专题调研;持续关注侵占村集体“三资”清查处置工作,连续两年跟踪督办,紧盯落实不撒手,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监委专项工作报告,推动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小事有人管,切身利益有人护;厘清并严守监督权与司法权边界,开展专门问题监督,对198件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类案件进行质量评查;在全省率先实现两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全覆盖,从源头预防和纠正不当执法行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法治基础。

坚守为民初心

以有所重为求有所作为

扩大公民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坚持将人民群众关注焦点作为代表履职重点,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明确人民是全过程民主的底色和特质,并将之贯穿于人大工作始终,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人民服务。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市人大常委会不断丰富常委会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把加强“两个联系”作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内容,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确保人民权利在各环节得到尊重和保障,社情民声在全过程得到重视和倾听。一方面规范设立常委会负责同志接待代表日,坚持政情通报会制度,安排更多的基层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及参加评议,不断拓展代表行权履职的渠道;一方面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依托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察民情的深度、接地气的广度、聚民智的精度、惠民生的力度。

议案建议办理质效一直是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重点。在健全议案建议提出、办理、答复、评价、公开全过程管理机制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突出注重问题“解决率”,让代表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有结果、能落地。特别是对代表评价办理结果“不满意”或“基本满意”的要求继续办理,对议案建议应解决能解决而未解决的开展“回头看”,持续跟踪督办,推动问题“真解决”,让代表“真满意”,充分保障和激发人大代表为民代言的民主权利和履职积极性。据悉,一次会议代表提出的216件议案建议,解决率94.4%,满意率96.8%。

“蚌埠发展、人大有责,必须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大局,主动作为、务实有为、依法善为,人大的职能和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彰显。”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建胜看来,坚持承继、完善、守正、创新,才无愧时代之重任,人民之重托。

152

蚌埠新闻网首席记者 靳瑾

岁月更替,时针指向2023年。

时光不语,数字记载了市人大常委会2022这一年来的足迹:召开常委会会议10次、主任会议29次,听取和审议市“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7项,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3部,作出决议决定8项,开展执法检查16次、专题视察调研80余次,发出《监督意见书》9份,对市政府31个工作部门和“两院”24名工作人员进行述职评议,开展有关专项报告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23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1人次……

心头是万家灯火、民生所系,肩上是城乡发展、大局所需。一组组数字,与发展相通、与民生相连,字里行间,“人民”二字贯穿始终。一年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承继完善、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求实求效,秉持选题“少而精”、工作“深而实”的理念,以勇于担当的精神、盯住不放的韧劲,把准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政治定位、法律定位、实践定位,展现了新作为,续写了新篇章。

恪守良法善治

推动法治蚌埠建设走深走实

充分发挥立法引领推动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特别是创新建立“审表分离”立法新机制,并开启立法靶向“治疗”,以综合立法和专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法治蚌埠建设走深走实。

2022年5月1日,《蚌埠市停车管理条例》施行,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有了法律解决之道;10月1日,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制定的《蚌埠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施行,为阻断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再筑一道法律防护网。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蚌埠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条例》,将连续四年跟踪监督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的工作成效上升为法治规范;修订《蚌埠市养犬管理条例》,使条款更加精准管用;紧盯突出问题,在省内率先启动电动自行车管理立法;完成《蚌埠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一审,《蚌埠市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三审。

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开展法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建胜就曾带队实地检查《蚌埠市养犬管理条例》执行情况。去年市人大还在全省率先部署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执法检查,历时半年时间,6个执法检查组对我市取得立法权以来的10部地方性法规开展全面执法检查,在89处检查点位发现梳理问题135个,制发监督意见书7份,提出意见建议156条、法规修改建议15条——从人大监督的角度推动解决法规实施中的突出问题,以法治方式更好地保障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如何在有限的立法权限内,通过地方立法培育法治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地方人大必须要回答好的重要课题。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住“立法为了人民、立法依靠人民”这个核心,坚持民主立法,目前已设立11个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在立法工作的立项、起草、审议、论证、评估、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广泛汇聚民智、充分发扬民主。

市委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群众所思所盼集中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立法价值取向,市人大常委会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立法全链条,不断丰富立法形式,保证地方立法质效齐升,回应人民群众用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期待。

紧扣中心大局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把人大工作放在全市大局中谋划推进,市人大常委会紧盯中心工作、重点领域、难点问题,以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一以贯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与党委工作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市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全市经济运行,推动产业强市战略实施。在围绕全市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园区建设情况召开的政情通报会上,代表们现场询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当面应询,在问答之间寻求发展良策,促进要素资源向工业集中,着力解决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找准定位、选准切口、明确路径,市人大常委会努力使各项工作与全市中心大局高度契合、同频共振。过去一年里,有序建立了全口径、全覆盖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不断完善对国有资产全链条闭环式监督机制;开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和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情况专题询问,促进遗留问题清仓见底;围绕农业产业振兴,听取和审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报告;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扶贫资产管理与运营绩效情况专题调研;持续关注侵占村集体“三资”清查处置工作,连续两年跟踪督办,紧盯落实不撒手,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监委专项工作报告,推动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小事有人管,切身利益有人护;厘清并严守监督权与司法权边界,开展专门问题监督,对198件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类案件进行质量评查;在全省率先实现两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全覆盖,从源头预防和纠正不当执法行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法治基础。

坚守为民初心

以有所重为求有所作为

扩大公民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坚持将人民群众关注焦点作为代表履职重点,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明确人民是全过程民主的底色和特质,并将之贯穿于人大工作始终,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人民服务。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市人大常委会不断丰富常委会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把加强“两个联系”作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内容,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确保人民权利在各环节得到尊重和保障,社情民声在全过程得到重视和倾听。一方面规范设立常委会负责同志接待代表日,坚持政情通报会制度,安排更多的基层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及参加评议,不断拓展代表行权履职的渠道;一方面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依托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察民情的深度、接地气的广度、聚民智的精度、惠民生的力度。

议案建议办理质效一直是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重点。在健全议案建议提出、办理、答复、评价、公开全过程管理机制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突出注重问题“解决率”,让代表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有结果、能落地。特别是对代表评价办理结果“不满意”或“基本满意”的要求继续办理,对议案建议应解决能解决而未解决的开展“回头看”,持续跟踪督办,推动问题“真解决”,让代表“真满意”,充分保障和激发人大代表为民代言的民主权利和履职积极性。据悉,一次会议代表提出的216件议案建议,解决率94.4%,满意率96.8%。

“蚌埠发展、人大有责,必须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大局,主动作为、务实有为、依法善为,人大的职能和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彰显。”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建胜看来,坚持承继、完善、守正、创新,才无愧时代之重任,人民之重托。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
网站地图